- 热点文章
-
- 09-14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弱电专业教改的探索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浅析“三鹿集团奶粉事件”危机根源
- 11-28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 11-28楼宇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11-28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漯河站启动
- 11-28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育时空
- 11-28观察中国管理教育30年
- 11-28驾驭论:科学发展的新智囊
- 11-28软着陆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走势
- 11-28创建中国水电国际化强势品牌
- 11-28管理科学进入新观察时代
- 11-28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家国建构
- 11-28网络民主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
- 11-28奥运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分析
- 11-28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大学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模式探讨
- 11-28非均衡理论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
- 11-28绿色、安全和通讯是汽车电子的未来
- 11-28敦煌莫高窟将为游客建"数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软件平台帮媒体公司建社交网络
- 11-28苹果乔布斯:用13年给IT业洗一次脑
- 11-28海外传真:2008年数字印刷市场回顾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故宫国图面临“数字化”难题 缺乏专门人才
信息化助力孤东油田生产提质提效
2025-02-12 09:32:00 来源:能源科技
在日常注水过程中,由于干压和注入压力波动,经常出现合理调控精度范围内的注入量偏差。长此以往,注水量偏差会越来越大。此外,日常穿孔补漏、洗井、测试等工作造成的停井需要人工调配补水。针对这个问题,生产信息化创效小组反复研究讨论,以流量测控装置改进为课题,制定了前端仪表与管控平台配合、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前端高压流量测控装置的调整算法和调节方式,他们每日上午8点起,跟踪累计水量,在24小时内定时计算剩余配注水量,根据剩余时间进行自动调配,以完成日配注水量。目前,他们已现场实验安装5台高压流量自控仪,调配注水更加精准。例如,GO413C23井试验前后注水合格率上升16.7%。
传统的报表存在统计工作量繁重、各层级格式不统一等问题,统计填报牵扯了基层技术人员大量精力。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数据应用岗主任赵俊兰和数据应用创新小组成员利用“赛鲁班可视化定制工具”自主研发报表系统,目前已完成“分管理区注水生产”等7张统计报表、8个公共数据接口研发。报表表头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主定制,灵活应用于各个业务场景,一次开发多次复用,减少了报表重复研发投入。仅分管理区注水生产统计这一项,就由原来的半个小时缩减到目前的10分钟,极大减轻了各岗位报表统计工作量,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图为孤东采油厂信息技术人员在现场核准生产参数
孤东采油厂各管理区工控网络建设相对独立,工控网可以通过防火墙实现与办公网边界隔离,进行数据传输,但仍存在外联办公网接口过多、容易受攻击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网络管理提升小组结合采油厂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论证,确定了最优方案。该方案新建前线汇聚工控网络机房,下联各管理区工控网络,断开各区内部与办公网络链路前线工控汇聚点通过光缆上联至采油厂网络核心机房,在核心机房配置边界防火墙,实现“工控一张网”与办公网的安全隔离。目前已完成工控地址规划、网络光缆走向确定、交换机更换及网络安全防护、隔离、服务器部署等工作。
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高岭认为,只有做实做优数智服务,才能更好地为生产经营质效提升赋智赋能。三个小组瞄准基层难题发力,截至2024年11月底,该中心已完成Zigbee手操器研发改进、视频离线报警程序研发、生产一线工控5G信号优化提升等多项课题,在服务基层、解决一线生产难题的同时,一批信息技术人才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