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信息化助力孤东油田生产提质提效

2025-02-12 09:32:00    来源:能源科技

卿文学 尹永华


2024年12月9日,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采油管理三区GO7315334井示功图显示,峰值功率由原来的15千瓦下降至9.0千瓦,功率平衡度由86.67%升至97.78%。该井自10月23日应用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后,抽油机运行平稳性明显提升。
5G柔性智能网关应用是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生产信息化创效小组今年的攻关课题之一。
油井生产参数多以人工远程调控为主,且为恒定冲次生产,针对供液差、间出井参数偏大等工况,依靠人工分析、人工调整经常出现滞后和偏差。据课题负责人迟经纬介绍,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充分应用实时采集数据,对抽油机井生产进行实时动态调整,可以在适应不同工况的前提下,提高地面和井下系统效率,有效增产降耗,延长设备寿命。他们已在44口不同工况生产油井安装了5G柔性智能网关设备,目前算法正在不断优化,为下一步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随着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推进,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深度融合主营业务、为基层减负提效,是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经理杨其平一直在思考的问题。2024年年初,该中心针对生产现场中存在的难点、堵点问题,组建了“生产信息化创效、数据应用创新、网络管理提升”三个小组,集中技术力量,握指成拳,聚智攻关。

在日常注水过程中,由于干压和注入压力波动,经常出现合理调控精度范围内的注入量偏差。长此以往,注水量偏差会越来越大。此外,日常穿孔补漏、洗井、测试等工作造成的停井需要人工调配补水。针对这个问题,生产信息化创效小组反复研究讨论,以流量测控装置改进为课题,制定了前端仪表与管控平台配合、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通过改进前端高压流量测控装置的调整算法和调节方式,他们每日上午8点起,跟踪累计水量,在24小时内定时计算剩余配注水量,根据剩余时间进行自动调配,以完成日配注水量。目前,他们已现场实验安装5台高压流量自控仪,调配注水更加精准。例如,GO413C23井试验前后注水合格率上升16.7%。

图为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源网荷储智能微网系统应用场景
由于生产现场对视频监控设备时间精准性的要求极高,孤东采油厂部署了2800多路海康摄像头,调试任务繁重,管理难度较大。生产信息化创效小组深入研究了多种海康摄像头的型号、接口和格式,自主研发了视频监控时钟同步软件,成功实现批量校时功能,彻底解决了部分因网络延迟或流媒体服务器时钟下发异常导致的时间同步问题。他们还结合现场实际需求,不断优化软件功能,新增了批量修改密码、批量视频状态分析以及各类日志导出等实用工具。小组成员李文涛介绍“这些功能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视频监控管理效率,还有效减轻了基层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

传统的报表存在统计工作量繁重、各层级格式不统一等问题,统计填报牵扯了基层技术人员大量精力。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数据应用岗主任赵俊兰和数据应用创新小组成员利用“赛鲁班可视化定制工具”自主研发报表系统,目前已完成“分管理区注水生产”等7张统计报表、8个公共数据接口研发。报表表头还可以根据用户习惯自主定制,灵活应用于各个业务场景,一次开发多次复用,减少了报表重复研发投入。仅分管理区注水生产统计这一项,就由原来的半个小时缩减到目前的10分钟,极大减轻了各岗位报表统计工作量,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图为孤东采油厂信息技术人员在现场核准生产参数

图为孤东采油厂技术人员在生产现场推广应用技术创新成果
机房历来是网络安全管理的核心区域。网络管理提升小组负责人张斌轻触手机屏幕,启动应用APP,孤东采油厂17个机房的温度、湿度数据便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一旦出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发送短信警报。2024年年初,该小组将机房管理可视化与智能化升级作为切入点,精心制订实施方案,成功部署了机房动态环境监控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实时对各机房的温度与湿度进行监控,并在超限时自动报警,极大减轻了人工巡检工作量。“系统部署后已有效发出温度超标警报15次、湿度超标警报2次,确保了潜在隐患及时处理。”张斌自豪地说。

孤东采油厂各管理区工控网络建设相对独立,工控网可以通过防火墙实现与办公网边界隔离,进行数据传输,但仍存在外联办公网接口过多、容易受攻击的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网络管理提升小组结合采油厂实际情况,通过多次论证,确定了最优方案。该方案新建前线汇聚工控网络机房,下联各管理区工控网络,断开各区内部与办公网络链路前线工控汇聚点通过光缆上联至采油厂网络核心机房,在核心机房配置边界防火墙,实现“工控一张网”与办公网的安全隔离。目前已完成工控地址规划、网络光缆走向确定、交换机更换及网络安全防护、隔离、服务器部署等工作。

孤东采油厂信息化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高岭认为,只有做实做优数智服务,才能更好地为生产经营质效提升赋智赋能。三个小组瞄准基层难题发力,截至2024年11月底,该中心已完成Zigbee手操器研发改进、视频离线报警程序研发、生产一线工控5G信号优化提升等多项课题,在服务基层、解决一线生产难题的同时,一批信息技术人才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