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纵横视界

用井冈山精神振兴文旅业融合发展 ---访江西省政协委员、庐陵人文谷旅游集团董事长 陈万洵

2024-01-05 13:33:00    来源:纵横视界

本刊记者 刘晓伟


人物简介陈万洵江西省泰和县人,江西省政协委员、吉安市政协委员、吉安市商会副会长、吉安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江西省文化产业协会副会长、江西仁达文化集团董事长江西庐陵人文谷旅游集团董事长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文化大省。江西的文化符号可以分为山水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中医药文化、商业文化、豫章文化、临川文化、庐陵文化、客家文化。近年来,作为一位庐陵文化、红色文化的传承者与传播者,陈万洵始终如一地用井冈山精神打造企业文化,在吉安城南悉心建设了以庐陵人文谷、仁达艺术馆和井冈山红色文化书画院为主体的文化景观,成为振兴江西文旅业融合发展的领军人物。


不久前,《中国科技纵横记者独家就相关问题受访了陈万洵              

             文旅业融合发展要适应国际国内“双循环”                  

 

《中国科技纵横》:当江西全省各地都在着力传播自身独特文化符号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江西文化的统一性。江西如何尽快打破各自为阵、散兵游勇的文化旅游传播手段,让江西文化成为一种有热度、有高度、有广度的风土人情对外传播,把江西的天然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度融合,再通过文商旅的要素整合,成为全国人民心驰神往魂牵梦萦的旅游胜地呢?

陈万洵:纵观全国其他地区,“好客山东”始终是以孔子文化的公忠为国和仁爱思想在向全世界输出,而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强调的是区域一体化的江南文化,粤港澳大湾区提出的岭南文化一体化融合和对外传播。当前,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背景下,江西要瞄准江南人和岭南人的生活习性,制定出对应的风土人情文化和旅游产品,促进这些发达地区和江西的友好来往和紧密互动,带动文化交流和旅游消费,通过旅游业的进一步兴起,带动百姓致富。

大家都知道上海的城隍庙和新天地,城隍庙就是吸引全世界和全国游客到上海都会去的地方。而新天地就是小资和外国人消费的天堂。我和我的团队就是想通过两者有机结合,再通过文旅商融合,达到让外来旅客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活力,基本达到老百姓对老祖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孩童们在寓教于乐中达到文化自觉。

我就是按照这个理念打造有江西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的。比如,庐陵人文谷属于纯民营投资且自持经营的文化聚合体,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目前,建有庐陵老街、庐陵七坊和庐陵院子。在庐陵老街建设吉安引以为豪的状元楼、关帝庙、甜爱楼等,将人生的三大幸事尽在庐陵老街演绎。同时设置庐陵老街博物馆、老城记忆馆、星空艺术馆、庐陵秀场等文化场所。庐陵七坊建有庐陵书院,将吉安13县市书院汇聚成既可参观游览又能教育培训的场所。建有非遗博物馆、商帮博物馆等文化旅游景点,吸引更多人来参观消费。还有儿童成长乐园、康养中心等,将老人和小孩之间的互动融合,真正实现耕读教化、和谐共存、尊老爱幼、社会治理的人文高地。

《中国科技纵横》:听说,这么多年来,你都是在没有任何资本帮助下,完全靠自有资金殚精竭虑,克服种种困难的对这些文化设施进行建设和运造的,并且已经达到吉安文化会客厅和庐陵文化核心展示区的品牌影响力,您是怎样做到的?

陈万洵:是的。目前我们所做的项目完全靠自己投资,没有任何外援。尽管如此,我们的一期庐陵老街全年已经开展了200场文化旅游活动,二期预计在2021年11月的中国吉安红博会期间开街迎客。

我是2014年从上海回到家乡的,当时就是抱着回报乡梓光宗耀祖的想法,竭尽全力帮助家乡搞好文化复兴和产业兴盛。但是受观念落后、机制欠缺和经济薄弱影响,当时从事文旅业的企业是非常被动的。但是,今天来看,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给江西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所以,在“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厘清发展思路、破局重构,首先要找到足以代表江西的特色文化和品牌,让文化旅游业成为江西经济的新引擎,是完全成立的。


让红色成为文旅业的主旋律


《中国科技纵横》:这么多年,您不断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养分,不断与一批优秀共产党员共事,人生路越走越宽,事业也越做越大,从一开始的装饰维修、广告传媒到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酒店旅游以及艺术馆,创客空间等,并从吉安来到了上海,您能谈谈在上海的一段经历吗?

 陈万洵:当年,我从吉安来到上海,先后去了新天地和城隍庙玩,当时真有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了二、三十年代老上海的感觉。特别是进入这些建筑的内部,各种现代时尚元素,让我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延展,看到了人们在这里享受到美食、游玩快乐的同时,也接受到文化滋养,那时我就在心里想,如果吉安也能有这么一个地方,该多好啊。这样的想法也在内心深处一点一点滋长。、

后来,吉安市领导到上海招商时,见到我说:“万洵,如果让你回吉安,你会投资建设什么项目?”我脱口而出:“要建一个像上海新天地和城隍庙这样的文化项目,让它代表吉安、款待世界!”

让我激动的是,2014年5月8日,代表540万吉安人的“会客厅”,在吉安市城南古后河畔揪起了第一揪土,拉开了建设庐陵人文谷的序幕,吉安政府领导见证了这一神圣时刻。

《中国科技纵横》: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在吉安的文旅业情况。

陈万洵:好的。庐陵人文谷项目的一期是庐陵老街,二期庐陵七坊,三期庐陵院子。这三期建成的效果图绘在一张图纸上,用文字表述也就一句话:庐陵人文谷是540万吉安人款待世界,迎接四面八方来客的大会客厅。可真的要把想法付诸于现实,将图纸变成为建筑,确实不那么简单容易。

为了让建造起来的“庐陵老街”有自己的文化品味,要有灵魂和自己的气息,我曾不止一次地跑到宁波的南塘老街、无锡的斜塘老街、福州的三坊七巷、汉口的楚河汉街、成都的宽窄巷子去考察,反复思量。在感悟这些老街传导给我文化气息的同时,思索这些老街上的所有“同”和“异”,想着如何借鉴这些老街运营的成熟经验,把我们庐陵文化中的“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勇于夺魁、忠勇节义”的精神体现出来,特别是在整个庐陵人文谷项目中体现井冈山精神,让人们在庐陵人文谷中行走的过程中,能够找到精神的力量,坚定信念,重燃希望。

《中国科技纵横》:听说您就“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问题,专门给江西省文化产业和文旅融合提出了5点建议,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陈万洵:一是加快实现全省一张文化牌的宣传,两张旅游线路图推广的重构,实现文旅商产业融合。要学习湖南、云南、贵州等地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的运营战略思路。具体是否在“山好水好人情更好,江西风情这边独好”的有温度推广语上下足功夫,同时推出赣东北、赣西南的两条旅游线路,加强国内外游客对赣文化旅游好感的统一性传导。

二是加强认识一个中心城区的旅游集聚区和一个城市的市井文化街区的打造,即对城市软实力的提升和经济拉动的龙头牵引作用。学习云南昆明的做法,所有游客落地后,先到昆明市七彩云南的花之城,然后再到各地市去旅游。建议在南昌有个地理标志性的文旅融合集聚区,再在每个地级市中心城区建设一个具有文化地标和夜游地标的文化旅游集聚区,形成游客到了南昌(比如借海昏侯或者万达旅游城扩大完善)后,再由省级游客集聚区向赣东北和赣西南两条旅游线路串线供游客深度游玩。

三是加大对文旅产业的宣传力度。一是通过引导和吸纳一些著名文化名流为江西代言,利用直播秀的方式宣传赣文化的精神实质。加强与各影视机构合作,给予吃与住方面的免费政策,然后借助电影和电视剧、互联网来传播江西的好山好水好风情。开展艺术剧团场馆混合制改革,灵活机制管理一些文化场馆,要求演职人员义务到各景点文化街区演出。让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随时可以看到江西各地的文化传统和民俗节目。

四是加强认识到对文旅企业的政策大力帮扶,就是对江西后发优势的最大贡献。希望在建设规划用地优惠,税收减免,入驻的文化企业给予租金补贴,金融贴息贷款等。加快建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盘活文旅产业,将文化资源打包融资,为各传播文化的文旅基地输入动力。对文旅产业的周边交通,公用场地等设施加大投入,高标准建设完善。我们需要借鸡下蛋,一定要先把鸡养大。文旅产业的这只金鸡在江西地域优势不是很明显,整体消费能力不足,要养大,十分艰难。需要政府有前瞻性,把这个产业引领好,发展好,真正推动经济绿色环保可持续性发展。

五是加大对城市和旅游景区IP及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和利用。一些旅游集聚区和文化市井街区、影视基地、游乐园、动漫作品重要的经济效益在于文化衍生品。需要吸收从事文化衍生品开发、制作、营销的知名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文化衍生品塑造品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大力培养志在文旅产业发展的人才,请进来,走出去。培养好能真正为江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人才,是推动江西文旅产业立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井冈山精神是我前行的力量


《中国科技纵横》:多年来,您在很多场合提到“井冈山精神”是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陈万洵:我小的时候,曾无数次把目光投向井冈山方向,投向那片红色热土。我很想知道,当年的革命前辈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前赴后继,向着这方热土奔去,乃至献出鲜血和生命。慢慢的,随着自己长大了,随着知识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开始懂得,当年奔向井冈山的那群人,身上都拥有一种精神。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具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前进”。

我觉得,作为一位民营企业家,必须具有这种精神,否则,在前进的道路上,就会犹豫不决、彷徨不前。当然,精神的建立,离不开自己一路走来的的历程。在读小学的时候,我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少年潘冬子的形象就在心里扎下了根,我觉得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潘冬子那样,从小就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读中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我们上井冈山参观学习。在井冈山,我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井冈山精神传递给我的一股力量。

《中国科技纵横》:井冈山精神对您的人生道路有什么影响吗?

陈万洵: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1988年,家里拿不出更多的钱来同时供我和哥哥上学,我只好放弃学业,将目光投向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也就是在那一年,我走进村办小学,成为了一名代课的民办老师。当我一次一次地拿起粉笔,对照我家祖宅墙上的诸子家训进行临写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了虔诚与敬畏。当我一遍又一遍地在木板上书写这些前人的名句的时候,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有了一次又一次想要走出山村、拥有更广阔天地的愿望与冲动。  

两年后,我到吉安、龙南、泰和辗转打工,学会了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们打交道。之后,我来到县城的一家装修公司当学徒,从刷漆、砌墙、和泥、弯钢筋打下手学起,不管哪里有需要,我都能在哪里出现。那时候也是年轻,不知道什么叫苦,什么叫累,只懂得埋头把人家交办的事情做好,把要学的东西学到自己手中。

正是在这段日子里,我充分感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变化,让我有了想要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想法和冲动。于是,1992年,我用辛苦劳动攒下的积蓄和贷款的1万五千元钱,在泰和县城创办了仁达装潢广告有限公司,开启了创业之路。创业之初,非常辛苦也非常累,但我始终坚信:革命理想大于天。只要像当年的红军那样,心中充满了理想信念,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不惧怕再大的困难。

1997年,我创业5年了。此时的我心怀感恩之情,深刻感悟到:是我们国家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的政策,才让我有了机会拥有更大的人生舞台。我一定要回报社会,一定要回报家乡和人民。于是,我决定先从给泰和文田的桥头小学捐款捐物开始做起。也是从这一天开始,我因捐助孩子而与他们牵起来的手,就没有松开过,每一年的“六一”儿童节和教师节,我都会向这所学校表达我的情意。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我不断地回报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慈善事业。

《中国科技纵横》:听说这次疫情也给您和文旅业建设带来巨大冲击,这对下一步的工作有影响吗?

陈万洵:您说的没错。2017年12月30日,庐陵老街在鞭炮声中开街了,在开街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连续上了3次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接待了将近一百万游客,还成为吉安市唯一一家被省里批准为庐陵文化的研学教育基地。在开街后的一年,我们做了200多场文旅商业活动,并在老街尽情演出各种节目,非遗的、少儿的、老年的、青春的,我们一次又一次被各大媒体报道,13次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屏幕。

正当所有一切都在按照我的想法推进,二期的庐陵七坊、三期的庐陵院子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时,这场新冠疫情,让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按下了暂停键。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过去,我的事业陷入停顿之中,员工要开工资、贷下银行的款要利息、供应商的货款到了还款时间……这段日子是我创业以来最艰难的时光,那些日子,真有些抗不住了!

我要感谢井冈山精神带给我的支持和鼓励,有井冈山精神滋养着我,让我一次次想到了当年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勇于胜利的红军战士,也想到了毛泽东主席在八角楼煤油灯下写的一篇篇论著。在最艰难的时候,我重读这些论著,又仿佛拥有了用不完的力量,这力量让我在疫情中抬头挺胸地继续前进。

那段日子,我不仅没有停歇,反而还在江西率先提出为庐陵老街所有商家免租”的扶持政策,并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为吉安市人民医院和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捐出68400元的慰问金,并一次性拿出1000万温暖置业资金,为一线抗疫医卫英雄,每套直接减免10万元购置了庐陵院子任何户型的房产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我各项事业向前稳步推进的一年,在建设中的二期庐陵七坊三期庐陵院子明年都会如期完成。我知道,作为一位做文化旅游的企业家,应该更加注重加强红色文化的涵养培育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此,我在庐陵老街又新增加了“红色藏品展览馆”、“红色文化初心馆”项目,目的就是告诉所有人,无论我们走什么地方,都必须具有敢为人先勇于突破艰苦奋斗的精神,井冈山精神随时滋养自己,激励自己大踏步向前进。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