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优秀文章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京617井组中的应用

2023-07-04 09:55:00    来源:优秀文章

唐秀梅 聂宇晗 杜婕妤 朱亚昆 侯光宗

(华北油田第四采油厂,河北廊坊  065000)

 

 要:京11断块自1979年投入开发以来,通过实施同期注水、细分层系调整和稳油控水,断块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油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主要体现在压力分布严重不均衡、高含水期注水效率偏低、层系间窜通严重、产量递减快、剩余油分布复杂等。寻找新的监测手段,对油藏进行动态精细描述,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井间示踪监测技术是近年来在监测油田生产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项新技术。

关键词:层间矛盾;井间监测;示踪剂

中图分类号: TE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3)09-0015-03

 

1示踪剂井间监测技术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参数,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通过注入示踪剂并监测其在不同井中的浓度变化,从而确定油藏储集层的物性参数,如渗透率、孔隙度等,为油田开发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油藏采收效果,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油藏采收效果,包括油藏内油水分布情况、采收率等,为油田开发提供实时监测和评估;优化油藏开发方案: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帮助优化油藏开发方案,包括注水、注气等工艺方案的优化,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益;解决油藏污染问题,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可以监测油藏中的污染物质扩散情况,帮助解决油藏污染问题,保护油藏和环境。总之,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成效显著,可以帮助油田企业优化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和开发效益,同时也可以保护油藏和环境,推动油田可持续发展。

       油田开发中通过在注水井中注入一种水溶性示踪剂,在周围监测井中取水样,分析所取水样中示踪剂的浓度,并绘出示踪剂产出曲线。示踪剂从注水井注入后,首先随着注入水沿高渗层或大孔道突入生产井,示踪剂的产出曲线会出现峰值,同时由于储层物性的不同和注采动态的差异,曲线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在地层参数解释方面,示踪剂方法比较直观有效。示踪剂方法可以应用在:分析井间对应受效情况;评价地层非均质性;评价调剖、调驱等措施的效果;分析断层以及隔层封闭性;监测气窜情况;高渗条带渗透率、厚度、喉道半径;剩余油监测。

      近年来,先后在京11断块、州16断块、泉241断块的30多个井组,进行井间示踪监测,均收到不错的效果。井间示踪监测很好地判断了井间对应受效情况,对地层的非均质性做出了评价,及时发现油水井间的高渗通道,对调剖调驱等增油措施提供重要依据。以京11断块的京617井组为例,介绍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2井组基本情况

       京11断块为两条封闭断层所夹持的断块构造油藏,内部被次级断层分割成3个大断块6个小断块。油层向东倾伏,并被不活跃的边底水所限;储层特征:沉积环境以滨浅湖滩坝砂相沉积为主,小层韵率发育,砂泥交互频繁,层间差异大,层内非均质性强。有效渗透率42×10-3μm2,平均有效孔隙度28%,属高孔中渗透储层。

     从京11断块的柱状图可以分析油层的分布特征为主力含油层系为沙四段,纵向上含油井段长达300m,划分为三个油组7个砂组40个小层。其中,其中Ⅰ~Ⅳ砂组是主力含油砂组(22个小层),油层有效厚度40~60m,平均单层厚2~4m。平面上油层分布稳定,在断块主体部位油层厚度大,向断块的西南部和东北部油层厚度减薄。

       京11断块1979年正式投入开发,30年来按照开发历程划分为基础井网建设、井网重组、细分开发层系、提水提液、调水增油5个阶段。截至目前断块有油井153口,开井103口,井口日产液1924吨,日产油172吨,综合含水90.05%,累计产油575.1万吨,采油速度0.53%,采出程度48.6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85.51%;注水井99口,开井40口,日注水2818m3,累积注水2802.05×10-4m3,月注采比1.41,累积注采比1.16。

       京11断块剩余油的分布状态具有整体高度分散的特征,局部相对富集的分布特点,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南断块的Ⅰ~Ⅳ砂组、中断块的Ⅲ砂组、北断块的Ⅰ砂组。油藏主要以注采井网不完善、层间物性差异、西南低渗区剩余油为主。不同层系、不同断块剩余油分布又各具特点。

       调整思路是以剩余油潜力评价为基础,换向注水为主导思想,不断完善注采系统,油水井更新与调整相结合,配套应用油水井措施,提高水驱控制、动用程度, 最终提高采收率。调整原则为总体部署,分步实施,按开发单元潜力排序分步实施工作量。对关键套变注水井更新,提高水驱控制程度;同时在剩余油富集区适当钻调整井。注采方位避开主水流线方向,改变原大孔道液流方向,实现换向水驱。

2.1井组生产情况

       通过油水分布规律的综合研究,对生产情况进行剖析,细致刻画油层的厚度及尖灭边界,并结合物性、盖层、运移条件、构造发育、断裂展布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动态监测资料,搞清油水分布规律,为下步挖潜提供可靠依据。

       京617井是Ⅲ砂组的1口水井,周围对应4口油井:京616、京509、京608、京620井。井组日产液量272.6t,日产油量9.1t,综合含水96.4%。井组4口油井产液量差别大,层间矛盾突出,分析存在大孔道窜流。为了确定水流方向和水驱速度,因此对京617井组实施井间示踪监测。

2.2井间示踪结果分析

       京617井注入3居里的3H示踪剂,4口监测井有3口京616、京620、京608井产出示踪剂,京509未见示踪剂。京616井见示踪剂时间最快,水驱速度最大,京616井与京617井之间存在高渗通道。水驱速度差异较大,地层非均质性强。目前井组高含水,高渗通道携带无效注水,京616井方向尤为突出,需要对高渗层进行控制。

2.3井组调剖方案

        京617井吸水剖面资料显示,油层纵向上非均质性较大,2小层高渗通道发育,吸水性强度高;3小层次之;45为弱吸水层,几乎不吸水。为了提高注水利用率,需要降低2小层的吸水量,增加4、 Ⅲ5小层的吸水量。根据示踪结果及吸水剖面资料,制定了京617井的调剖方案单独调整2小层。

3调剖后井间示踪结果分析

      断块注采布局不合理形成的剩余油,注采井距过大油井见效差,缺少注水井点井间剩余油难以动用。注采关系欠完善形成的剩余油,由于油水井射开层对应关系差未能形成有效的注采关系,造成油井相应油层不能得到水驱。层间干扰造成部分油层动用状况差形成的剩余油,由于层间干扰严重,主吸层或主产液层抑制了其他层的吸水或产液,大部分油层吸水状况差,导致油井见效状况差、储量动用程度低。

       京617井实施调剖,调剖后15天注入500毫居里的35S示踪剂,对调剖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5口监测油井中只有京620和京608井产出示踪剂,京616、京509、京343井均未见示踪剂。

       京616井调剖后未见示踪剂,表明此高渗流通道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调剖后京616井的综合含水快速下降10%,水驱方向发生改变,水驱速度减缓,京616井方向高渗条带已经被成功封堵。

       结合京617井吸水剖面可以看出,调剖后主吸水层转为5小层;3小层次之;2小层为弱吸水层;4小层不吸水。调剖使本井组层间矛盾有了明显改善。京617井调剖后井组日产液量200.1t,日产油量14t,含水93%,液量下降72.5t,含水下降3.4%,平均日增油2t,累积增油2078t。

       京617井调剖后,地层的非均质性得到明显改善,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得到缓解,水流方向和水驱速度趋于利好,大孔道窜流被成功封堵,起到了很好的增油的效果。

4结论

       井间示踪监测技术在京617井组调剖前,很好地判断了井间对应受效情况,对地层的非均质性做出了评价,及时发现油水井间的高渗通道,对调剖措施的提出提供了重要依据。调剖后又对调剖结果做出了合理的验证和评价。总的来说,井间示踪监测在本次京617井组调剖过程中应用的是十分成功和有效的。

       示踪剂测试技术是一种认识油藏非均质性的技术,可以利用井间示踪剂技术,通过观察示踪剂在采油井中的开采动态,如示踪剂在生产井的突破时间,峰值的大小及个数、相应注入流体的总量、采出的示踪剂数量等参数,可定性地判断地层中高渗透条带、大孔道、天然裂缝、人工裂缝、气窜通道、封闭断层、封闭隔层的存在与否,而且可定量地求出高渗条带、大孔道、天然裂缝、人工裂缝、气窜通道的有关地层参数,为在老油田开发调整和挖潜剩余油中提供了有效的监测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勇.一种新型同位素示踪剂载体及应用[J].测井技术, 2003,(5):427-431.

[2] 李锦富.35S-KSCN示踪剂的油田井间监测方法[J].同位素,2009,(2):106-109.

[3] 吕晓华.油田用新型同位素示踪剂的研究[J].河南科学,2006,(5):657-659.

[4] 刘志萍.示踪剂测试技术在河11断块调整中的应用[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6):93-95.

[5] 吕晓华.油田用新型同位素示踪剂的研究[J].河南科学,2006,(5):121-124.

[6] 陈军伟.自适应分层注水水驱前缘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6.

[7] 靳平平.油泉子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及注采层位对应性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9.

 

收稿日期:2023-03-12

作者简介:唐秀梅(1974—),女,河北廊坊人,本科,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

 

 

Application of Interwell Trac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n Jing 617 Well Group

TANG Xiumei,NIE Yuhan,DU Jieyu,ZHU Yakun,HOU Guangzong

(The Fourth Oil Production Plant of North China Oilfield Company, Langfang  Hebei  065000)

Abstract:Since the development of Jing 11 fault block in 1979, good development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simultaneous water injection, adjustment of subdivision strata and oil stabilization and water control. After more than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oilfield develo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erious imbalance of pressure distribution, low water injection efficiency in high water cut period, serious interlayer channeling, rapid production decline, and complex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o find new monitoring means an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reservoir dynamics. Interwell tracer monitoring technology is a new technology widely used in monitoring oil field production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interlayer contradiction;interwell monitoring;tracer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