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文章
-
- 09-14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弱电专业教改的探索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浅析“三鹿集团奶粉事件”危机根源
- 11-28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 11-28楼宇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11-28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漯河站启动
- 11-28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育时空
- 11-28观察中国管理教育30年
- 11-28驾驭论:科学发展的新智囊
- 11-28软着陆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走势
- 11-28创建中国水电国际化强势品牌
- 11-28管理科学进入新观察时代
- 11-28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家国建构
- 11-28网络民主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
- 11-28奥运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分析
- 11-28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大学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模式探讨
- 11-28非均衡理论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
- 11-28绿色、安全和通讯是汽车电子的未来
- 11-28敦煌莫高窟将为游客建"数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软件平台帮媒体公司建社交网络
- 11-28苹果乔布斯:用13年给IT业洗一次脑
- 11-28海外传真:2008年数字印刷市场回顾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故宫国图面临“数字化”难题 缺乏专门人才
甘为一缕科技光 ——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刘春斌
2023-09-18 16:28:00 来源:能源科技
通讯员 胡彦峰 范 荣 马蜀娟 摄 影 孔德博
他奋战在测井一线,不断开展工艺创新,共完成复杂井项目施工数百井次、工艺革新近百项、创造产值4000余万元。他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6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百项优秀“五小”成果,本人也先后荣获“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等多项殊荣。他就是现任中油测井生产测井中心第一项目部工艺组长,同时担任陕西省示范性职工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中国石油集团测井专业技能专家刘春斌。
一个创新:初心背后的坚守
已在施工现场奋战20个昼夜的刘春斌,匆匆返回基地,工服都没顾上换,就带着现场试验获取的数据,一头扎进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忙活起来。
“环保型胶囊同位素”进入最为关键的定型试验阶段,刘春斌全身心投入到仪器调试当中,不知不觉又干到深夜。
支部书记李拥军说,工作室里那盏夜晚常亮的灯,就如同刘春斌胸前常年佩戴的那枚党徽,格外耀眼,给人信心和力量。
“我们把问题都解决好了,现场施工的队员们就会节省不少力气,我们的工作才更有意义!”刘春斌常在创新工作室教导他的徒弟,并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老党员的责任。
在刘春斌看来,创新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身为党员要能经受住各种困难的考验,危急时刻站得出、关键时候冲得上、紧要关口拿得下。
2012年,大斜度产出剖面测井成功率低的难题给测井生产带来了很大困扰,只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可以大幅提升生产效率,更好地保障油田生产。
“我来试试。”刘春斌发现这一问题后主动请缨,扛起重担,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技术攻关的4个月中,他整日埋首于工艺工房试制各种环空井下工具,加班加点查资料、潜心钻研做设计,一遍又一遍试验样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艰辛的探索,改进后柔性加重和马笼头制作完成并现场实验成功,随后的配套设备研发成果也都取得了明显效果。
看到这个结果后,刘春斌高兴极了,几乎忘记了在每天繁重工作下逐渐加重的腰痛。刘春斌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研发中的久坐久站都会加重他的腰痛,他只能利用研发间隙在工艺工房走动来缓解,却从不将这些辛苦告诉同事们。
为了这项工艺技术的改进,刘春斌随作业队前往产液剖面作业现场解决问题70余井次,完成产液剖面测井40余井次,在一年的时间内将定向井过环空产出剖面的下井成功率从8%提高到了88%,而他整个人却瘦了一大圈。
一句承诺:不达目的誓不休
刘春斌面对工艺创新工作时,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倔强,因此,“认死理”“轴”也成为了同事们对他的肯定。
2015年,随着新环保法的实施,对测井生产提出更严格的环保要求。为了杜绝测井现场溢流污染,刘春斌一门心思研制控制溢流装置。
他找遍了国内现有的几十种防溢流方法,从中寻找思路,探索设计适合生产测井的工艺。针对每一个设计思路,他都会提前预判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提前做好解决方案。
那段时间,他每天在作业现场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每当遇到难题时,他就一个人坐在井场外,反复思考改进措施,不断地修改设计图纸,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经常忘记吃饭和休息。他晚上回到测井基地时都已经是深夜了,却还要继续在办公室总结当天遇到的问题。
刘春斌经历过多次失败,从教训中不断改进实现突破,通过100多次实验终于找到了简单有效、低成本高回报的解决方案,完成设备的研发、调试及推广,该技术在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那段时间,他每天的平均睡眠不足5小时。
一项技术:主动担当的使命感
刘春斌常说:“我要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尽我所能让测井施工更可靠、更安全、更高效,能够为钟爱的测井事业付出,我感到很满足。”这是党员的使命所在,更是他孜孜以求的初心。
2017年,刘春斌在一次前往测井现场提供技术支持的时候,了解到吸水剖面炸药式同位素释放器释放成功率低,且使用的火工品存在管理风险高和成本大的问题,他又一次主动承担起了工艺改进的任务。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必须解决它!”那一天在作业现场,刘春斌目光坚定地说。黄土高原粗犷的气候条件在刘春斌脸上刻出了一道道皱纹,也养成了这名西北汉子坚毅执著的性格。
刘春斌对炸药式同位素释放器展开钻研,总结现有的问题症结和解决方法,设计电机弹射式推进机构,绘制新的电机弹射式同位素释放器设计图纸,保留了推进机构触发的快速性,避免了炸药式推进机构存在的风险和不稳定性,以最小的成本投入实现了产品的升级换代。
5个月后,以刘春斌为主研制的电机弹射式同位素释放器样机定型并成功试验,随后便在生产测井中心全面推广,实现了同位素项目施工的安全环保。
在创新创效的同时,刘春斌投入精力传承技术工艺,为更多的年轻人压担子、扶梯子、搭台子。他借助创新工作室这一平台,培养新入职技术人员50余人、技术骨干5名,均奋斗在测井一线,为生产测井技术的提升和完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30载春秋,刘春斌脚踏实地磨砺工匠精神,攻坚啃硬誓破工艺难题,创新创效硕果累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