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文章
-
- 09-14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弱电专业教改的探索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浅析“三鹿集团奶粉事件”危机根源
- 11-28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 11-28楼宇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11-28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漯河站启动
- 11-28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育时空
- 11-28观察中国管理教育30年
- 11-28驾驭论:科学发展的新智囊
- 11-28软着陆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走势
- 11-28创建中国水电国际化强势品牌
- 11-28管理科学进入新观察时代
- 11-28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家国建构
- 11-28网络民主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
- 11-28奥运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分析
- 11-28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大学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模式探讨
- 11-28非均衡理论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
- 11-28绿色、安全和通讯是汽车电子的未来
- 11-28敦煌莫高窟将为游客建"数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软件平台帮媒体公司建社交网络
- 11-28苹果乔布斯:用13年给IT业洗一次脑
- 11-28海外传真:2008年数字印刷市场回顾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故宫国图面临“数字化”难题 缺乏专门人才
测井为油气井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心守护
2023-12-11 17:19:00 来源:能源科技
通讯员 王晓菲 摄影 赵军辉
在中国石油当前的非常规油气储量中,26%的油和70%的气都“位居”深层。随着油气勘探开发迈向深层,超深层更加复杂的地质环境,给储层有效性评价、流体精准识别等带来巨大挑战。当测井仪器朝着地心不断探寻,到达近万米的狭小空间时,高温高压、油基泥浆和盐水泥浆侵入等复杂井筒环境,让超深层测井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超深井的浅层都是大尺寸井眼,部分井眼超出了现有测井仪器井筒的测量范围,成为精准测量的难题。不同类型的测井仪器下井后,有的需“居中”测量,有的需“靠边”测量。面对超深井浅层井眼“大”的困难,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测井”)技术人员创新研发出超大井眼测量的多功能动臂井径测井仪,将四臂井径的测量范围从550毫米拓展到了1200毫米,通过将“四臂只能同时张合”升级为“单臂可以独立控制”,以单臂应用满足放射性等仪器的“偏心”测量要求,应用两个四臂井径,以满足声波等仪器“居中”测量的“扶正”要求,同时还开展了超大井眼环境测量数值准确性的研究,拓展了仪器大井眼的测量范围。目前,已经过柘探1井等三口大井眼井的试验验证。
越往地球深处,岩石的温度压力越高,超深层的钻井井眼就像个“锥子”,越深井眼就越小。在狭小空间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测井,小直径超高温高压的测井仪器是前提。面对超深层测井“高”的困难,中油测井依托集团公司重大专项及现场试验项目,研制了230摄氏度180兆帕小直径测井仪器,目前正在加快常规仪器温度压力性能升级与现场试验,加紧阵列感应、远探测阵列声波、电成像等阵列成像仪器的研制,加强超高温高压测井仪器检试验平台的建立,依据首口深地科探井的钻完井周期倒排计划,聚力聚智攻关试验,确保用自主仪器取全取准测井资料,打造高温高压测井装备利器。目前,该仪器已成功完成拓探1井等12口井的高温高压测井试验,基本验证了仪器性能,并积极开展260摄氏度210兆帕特高温高压测井仪器的研制项目立项。
测井电缆是连接测井仪器与地面系统的桥梁,将测井仪器送达万米井底,并给井下仪器供电和通讯,被称作测井的“生命线”。从4500米以上的深井,到6000米以上的超深井,到8000米以上、万米以上的特深井,“高强度”测井电缆与“强动力、大容量”动力系统的配套是测井仪器“下得去、上得来”的关键。面对超深层测井“深”的困难,中油测井配套了万米测井绞车和12.4毫米高张力电缆,形成了成熟的万米测井工艺及配套技术,成功完成了8882米的轮探1井、9026米的蓬深6井等超深井测井。目前,正加快开展超万米高张力动力系统的研制。
电缆测井最大的特点是数据直读,即“所见即所得”,其能力取决于测井电缆的电气性能与井下遥传系统的匹配效果。测井电缆越长,对电信号的衰减就越大,对地下与地面信息传输的驱动能力要求就越高。这就好比两个人距离越远,就越需要大声“喊话”,或如在船上“打旗语”,对方才能接收到。11000米超深井测井需配套超13000米长电缆,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对电缆测井遥传系统的稳定通讯能力提出挑战。面对超深层测井“长”电缆的困难,中油测井技术人员通过调整遥传的频率宽带、改进编码方式、控制传输速率、减少下井仪器组合,对现有遥传进行升级。同时,加紧开展260摄氏度210兆帕遥传及井下控制存储技术的研究。
超深井目的层一般都是古老地层。如四川盆地元古界震旦系,距今超过5亿年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受强压力和更长期、更强成岩改造作用等地质因素影响,形成了复杂岩性和特低孔渗储层类型,岩性十分复杂,储层多为多重介质,孔洞缝并存,储层品质因“深埋”而大幅下降,储层评价好似“蒙上毛玻璃看画”,储层有效性评价、流体精准识别、产能预测等都是世界级难题。面对超深层测井解释评价“新”的困难,中油测井解释人员充分结合测井与地质,优选高温高压高精度测井仪器保障测井采集品质,借助井场原位岩心实验分析,以岩心标定储层参数,并通过选择合理的解释模型,将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流体性做得准确可靠,将一幅幅储层画面清晰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