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测井在煤中“淘”气 助“黑金”变“绿能”

2024-12-11 13:50:00    来源:能源科技

何羽飞 艾 笛 杜 欣

我国深层煤岩气资源量巨大,深藏于地下数千米,作为煤炭的伴生物,是地球上未被充分开发和利用的能源宝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已将深层煤岩气作为新的战略性资源和增长极进行谋划。在深层煤岩气勘探开发的道路上,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测井”)助力中国石油首个深层煤层气千亿方探明储量的申报,为我国首个百万吨油气当量深层煤层气田——大吉气田的建成提供了测井关键参数。中油测井不断在煤中“淘”气,助力“黑金”变“绿能”,在持续支撑集团公司“深层煤岩气革命工程”勘探突破的新征程上,正书写着承载梦想与希望的传奇故事。


扭转采集局面,从0”到“1”的突破

面对煤岩气测井时间窗口期短、井筒易坍塌等挑战,如何为煤岩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双明亮的慧眼?中油测井不断探索打破“一孔之见”,提出了“随钻+裸眼+套后”的煤岩气水平井“互补性”测井系列优化方案,让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测井“利器”成为望向地球深部煤岩的“透视眼”,为解密煤岩气奠定了资料基础,扭转了深层煤岩气水平井不测井的局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助力国内首口深5号煤水平井——吉平2H井平均日产气量达6.7万立方米的突破。


深扎煤岩一线,“靠前+集中”优势突显

为了实现技术突破,中油测井煤岩气课题领衔人何羽飞带领团队扎根在山西煤岩气现场一线近10年,秉持“科研为应用服务”的理念,采用“现场+室内”“靠前+集中”一体化科研模式,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形成了“基质—割理”全尺度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等温吸附—核磁联测”含气量评价等6项特色测井技术,参与并见证了国内首个整装深层煤岩气田——大吉气田的发现。


“快解”煤层参数,擦亮公司深层煤岩气品牌

此前,深层煤岩气储量申报亟待完成1400余口井处理解释,时间紧,任务重。为解决传统煤层气参数分步处理效率低问题,中油测井煤岩气团队以“方法攻关+软件集成”科研方式,快速研发了深层煤岩气软件模块,实现了煤岩多地质参数“一键式”处理,将每口井处理时长缩至8分钟,总计节约时间417小时,处理效率大幅提升83%以上,助力集团公司首个深层煤岩气千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的成功申报。

中油测井以创新为翼,以务实为魂,推动了煤岩气测井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煤层气公司、长庆、新疆等7个油田规模推广应用。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技术成果先后两次在“一带一路”陕西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博览会上展览。煤岩气团队多次在石油行业权威会议上作主题报告,不断叫响该公司煤岩气品牌,持续增强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中油测井煤岩气团队的奋斗历程,不仅是一段科技与创新的传奇,更是一首梦想与责任的赞歌。展望未来,该公司必将书写更多关于深层煤岩气开发的辉煌篇章,为集团公司“深层煤岩气革命工程”贡献更多的测井力量。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