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中油电能专心致“质”提质增效

2024-12-12 11:06:00    来源:能源科技

杨笑宇

入秋后的大庆油田矿区,千里输电线路跳动着经济发展的脉搏,这些蜿蜒绵长的“银龙”输送着澎湃电力,双回路供电铁塔旁油田电力生产区域处处秩序井然,写下了令人赞叹的“中油电能高质量发展的故”。

在中国石油电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电能”),人人关心质量、重视质量、参与质量管理。

在中油电能“质量月”活动上,线上线下如火如荼

在中油电能,“夯实质量基础,助力清洁低碳高质量发展”活动,起步即起势。

9月份以来,中油电能以“全国质量月”为契机,统筹部署开展提质增效活动,积极搭建交流平台,组织开展优秀QC小组活动和推广活动,营造了“质量至上”的良好氛围。其中,带电作业QC小组的革命性技术成果“隔离开关带电分流装置”荣获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大庆油田公司科研成果一等奖。

“质量月”抓质量。中油电能在公司范围内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引导员工增强质量意识。他们已制作、发放《质量管理手册》《质量强企规划》宣传资料21份,制作宣传大屏幕视频5块。各单位积极组织质量教育,查摆质量隐患,开展QC小组活动,营造了重视质量的良好氛围,员工质量观念由“与我无关”向“高质量服务”转变。


问题发现在基层,问题解决靠群众。中油电能深入开展群众性质量活动,鼓励员工找出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质量改进活动,今年共立项119项课题。公司专家跟踪指导,为基层提供创新思维,与各QC小组积极沟通,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从而提升管理绩效、经营业绩,全面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效益。

该公司按照“供电保油、精准到点”思路,加强油田电网调度管理,坚决将供电保油责任落到实处。他们坚持把各项预案做在前,积极应对冬供各类安全风险,迅速组织制订冬季电网保障方案、紧急状态负荷调整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错峰限电序位表,做到安全风险全链条、全环节有效管控,全力保障大庆第一采油厂、大庆石化炼化等关键生产领域的安全供电,力保冬季油气生产持续稳定。

该公司加强电网动态监控,密切跟踪电网负荷变化,精准管控供电网损和自用能耗,调整优化输配电线路运行方式,减少了供电损耗。

该公司运用“线上+线下”电网巡视模式,线上发挥QHSE监督站全覆盖、零死角、全天候巡视优势,使生产区域个别违章行为看得见、管得住、叫得停线下加强无人机远距离高空巡视,对油区输配电线路等交叉跨域跟踪巡视排查,做到检查一处、整治一处、合格一处,促进电网管控水平持续提升。

供电专业人员在工作中发现,油田各采油厂(站)的35110千伏变电所因隔离开关故障导致停电,不仅造成油井停产,更产生了大量的费用支出,给公司经营带来沉重负担。供电公司特种运维部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带电作业QC小组,探索隔离开关故障带电处理技术,以突破停电处理的瓶颈。QC小组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攻关思路,并依托王舒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国网公司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成功研制了“隔离开关带电分流装置”,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油田供电的瓶颈问题。


相对于人工操控,无人机自主巡检的时间大约能够减少四分之一左右。该公司无人机自主巡检能够实现一键起飞、自动作业、缺陷自动识别,并能及时发现杆塔上部缺少螺栓、丢失脚钉、开口销子等不易被人工巡查发现的细微缺陷。无人机巡检人员还可以通过导入预设航迹,实现杆塔金具、绝缘子、线路通道、超高树木、违章建筑等重要部位的全程拍摄监控任务。巡检人员不仅可以实时查看无人机传回的各种图像、数据资料,还可以及时掌握、分析、统计、汇总各种线路设备缺陷。

夏季检修开展以来,热电二公司进入了大忙季。运行部人员充分发挥专业能力,在保障厂用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化身质量和安全监督员,与公司各级人员凝聚合力,监督检修质量和安全。除尘二班班长杨金龙成为部门第一批支援检修现场的监督员,负责监督15号炉电除尘电场清灰项目。为确保施工过程全程监督,杨金龙索性拖着行李箱,住进了员工宿舍,开启了“驻岗监督”模式。即使在周末和节假日,只要施工不停,现场就会有他旁站监督的身影。17名运行员工化身监督员,为夏季检修安全平稳高质量推进保驾护航。

作为中油电能“三域一网”的重要枢纽,广西风电项目是大庆油田首次投建的陆上山地风电项目,建成后将对未来复杂地貌下风电工程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广西清洁能源项目经理部坚持“质量至上、安全第一”,自20225月启动整章建制工作以来,编制完成了工程基建管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等规章制度。为提升质量和安全管理能力,项目经理部组织员工到国家电投在建风电场驻站学习,到国投集团现场观摩,并完成特种作业许可操作证培训等,为大庆油田广西风电项目筑牢了坚固的质量和安全屏障。

中油电能将在稳住电热保障“压舱石”的基础上,激发全员创新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