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文章
-
- 09-14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弱电专业教改的探索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浅析“三鹿集团奶粉事件”危机根源
- 11-28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 11-28楼宇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11-28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漯河站启动
- 11-28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育时空
- 11-28观察中国管理教育30年
- 11-28驾驭论:科学发展的新智囊
- 11-28软着陆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走势
- 11-28创建中国水电国际化强势品牌
- 11-28管理科学进入新观察时代
- 11-28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家国建构
- 11-28网络民主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
- 11-28奥运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分析
- 11-28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大学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模式探讨
- 11-28非均衡理论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
- 11-28绿色、安全和通讯是汽车电子的未来
- 11-28敦煌莫高窟将为游客建"数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软件平台帮媒体公司建社交网络
- 11-28苹果乔布斯:用13年给IT业洗一次脑
- 11-28海外传真:2008年数字印刷市场回顾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故宫国图面临“数字化”难题 缺乏专门人才
西南井下破解川渝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增产密码
2025-01-13 08:32:00 来源:能源科技
周维荣 王明贵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工艺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南工艺研究所”)历时15个月攻关,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川渝碳酸盐岩储层细分酸压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科研项目上取得丰硕成果——应用于川渝工区11口井,工艺成功率与工业气井率均达100%,平均日测试产量高达86.9万立方米,为川渝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增产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
川渝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资源因埋藏深、层系多、非均质性强,勘探开发难度大,属于典型的高温、高压、高含硫海相气藏,酸压改造工艺面临诸多复杂难题,储量动用难度极大。自2023年7月《川渝碳酸盐岩储层细分酸压关键工艺技术研究》立项以来,西南工艺研究所就承担起破解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增产密码的重任。
西南工艺研究所组建储层改造精锐攻关团队,全面收集近三年40余口川渝海相碳酸盐岩酸压井技术资料,基于工程地质一体化理念与路线,深入开展储层地质特征认识、工程实施与反馈、增产效果分析以及压后综合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团队重点开展转向酸转向剂优选、变黏酸稠化剂研发等工作,目前项目已进入收官冲刺阶段。
经过15个月的课题攻关,该所成功构建一套甜点评价及酸压设计方法,研发3套细分酸液体系,完成2套大规模在线配、供酸系统设计,且现场运用亮点突出。一是研究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细分酸压甜点评价及酸压设计方法,在潼深6HC、潼深16、潼深301等井应用后,增产效果突出二是精心筛选适合川渝地区海相碳酸盐岩长井段的三套细分酸液体系,即耐高温转向酸、变粘酸、酸性压裂液三套体系,通过组合应用,可有效满足复杂地层增产改造需要三是形成在线大规模配、供酸系统设计方案,每小时在线混配能力超200立方米,每分钟供酸速度达到10立方米,可以满足现场大规模、大排量酸压需求。
目前,该所正持续做好成果评估与工艺改进,确保这一井下关键工艺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川渝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改造增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