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胜利油田:发挥高层次人才领航作用

2023-07-05 13:39:00    来源:能源科技

通讯员 任厚毅 王 坤

 

近日,胜利油田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又一个科技创新应用团队“化学及微生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攻关应用团队”项目隆重启动。“这可是个‘大兵团’项目,涉及多领域6个项目组。”团队带头人胜利油田首席专家汪卫东介绍说,“初衷是,将院内所有涉及研究制剂的微生物、三采、稠油等研究资源跨单位跨专业联合起来,形成制剂研发领域的合力,图谋更大的发展,为油田做更大的贡献。”

近年来,胜利工程院党委大力实施人才强企工程,着力统筹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创新、创造、创效活力,提升高层次人才领航作用,为胜利油田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搭建多种平台为高层次人才“筑巢”

4月14日下午,胜利工程院机关一楼会议室传来热烈的讨论声,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王庆虎博士与该院首席专家李玉宝、在站博士后鲁明晶正在谋划着什么,最后双方就济阳页岩油开发、油井套损治理策略等达成合作课题意向。

近年来,胜利工程院将创新“基因”融入战略发展的脉络中,不断强化战略支撑型人才引进,搭建各种科技创新平台为高层次人才“筑巢”。围绕重点领域,组建了由高层次专家领衔的11支院重点科技创新应用团队,涉及页岩油高效开发、CCUS示范区建设等油田重点任务,由高层次专家负责科研顶层设计,开展跨专业、多领域协同攻关,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为胜利油田规模效益稳产提供技术支撑。近3年,高层次专家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0项,授权发明专利139项。“稠油开采技术”“石油微生物技术”等3个团队被评为中国石化优秀创新团队,4个团队被评为油田优秀创新团队。汪卫东创新团队在国内首次发现新型产甲烷菌种,研究成果被国际知名杂志《nature》刊登,引起世界的关注。

此外,充分利用区块承包、采油工程示范区建设等成果转化新模式,为高层次专家拓展新平台。高层次专家牵头负责实施区块的方案编制、设计审核等,切实将丰富的技术积淀和实践经验转化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块整体治理方案。截至目前,该院共实施大多由高层次专家领衔的风险承包区块55个,年累计增油近30 万吨。

疏通理顺高层次人才成长通道

3月份,胜利工程院微生物所专家林军章收到一个喜讯:他成为该院新一批首席专家之一了。“由院专家提升到院首席专家,最大的感受是,我的视野不一样了,我不能再仅仅局限于我的专业了,要放眼院层面或者整个油田层面,寻找新的研究突破点。”林军章感到责任满满。

林军章的经历得益于该院疏通理顺好了各种人才成长通道。一是畅通技术序列成长通道。“院专家-院首席专家-油田高级专家”成长渠道仰头可见。近3年,6名院专家晋升为院首席专家,6名院首席专家晋升为油田高级专家,1名油田高级专家晋升为油田首席专家,进一步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热情;二是畅通博士后人才成长通道。博士后群体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宝贵财富,对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优秀博士后,优先推荐到更高层级的专业技术岗位上,给位子、压担子,使高端人才成长步入快车道。近3年,1人被聘为油田首席专家、1人被聘为油田高级专家、2人被聘为院首席专家;三是畅通复合能力培养通道。把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基层正职,推荐选聘到更高层级专业技术岗位上。同时结合单位实际,把具备管理素养、专业有特长的院首席专家,配备到管理岗位上,带队伍、抓管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努力打造精业务、善管理的新时期高素质高层次专家队伍。

发挥高层次人才“传帮带”“育苗”作用

刚刚过去的周末,胜利工程院新一轮“旭日工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完成第一阶段培训,60余名青年科研工作者顺利结业。“这个班强化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思维深度融合,与我目前的研究方向正好一致,而且这也是我的短板,可谓是一场及时雨。”来自该院油层保护研究所的学员淳于朝君说。

这是高层次专家“传帮带”的结晶。在用好“导师带徒”的基础上,胜利工程院进一步丰富载体形式,拓展“传帮带”广度和深度。一是强化“导师带徒”精准培育。近3年,高层次专家精准制定培养方案,带徒73人、指导博士后16人,均已承担、参与油田及以上科研课题,其中1人被评为“胜利油田创新创效标兵”,9人被评为“胜利油田优秀青年人才”。二是抓实培训拓展广度。创新设置石油工程技术大讲堂,由高层次专家登台授课,围绕稠油开采、三次采油、微生物采油等专题举办讲堂12期,培训400余人次,极大拓宽了青年科技人才的视野。三是注重实战指导增加深度。依托区块风险承包等平台,高层次专家指导项目组成员进行优化方案设计、优选工艺技术等,着力提升实战本领,让“手上有油、裤腿上带泥”成为历练常态。

      未来胜利工程院还将不断优化升级完善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培训工作支撑战略、服务发展重要作用,助力更多青年人成长成才。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