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的矿场实践与应用

2024-07-18 17:24:00    来源:能源科技

颜伟涛

(鲁胜石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要:烟道气是含碳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从烟道或烟囱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N2、CO2以及少量O2,捕集处理后注入稠油储层,可起到补充地层能量、扩大蒸汽腔波及范围、提高蒸汽驱油效率等作用。林樊家油田林东馆三区块采用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累计实施烟气复合吞吐井18井次,与常规吞吐转周同期相比,累计增油3240t,油气比提高0.1,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减少CO2排放433t。

关键词:烟道气;稠油;增能;减排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24)04-0011-03  

 

0引言

烟道气是含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从烟道或烟囱排出的气体,主要成分为N2、CO2以及少量O2[1]。胜利稠油热采年注气量近800万t,注气产生的烟道气年排放量约70亿Nm3,对环境影响较大[2-8]

研究表明,将烟道气捕集处理后注入稠油储层,可起到补充地层能量、扩大蒸汽腔波及范围、提高蒸汽驱油效率等作用[1]。鲁胜石油公司本着“变废为宝、低碳减排”的宗旨,对将注气锅炉烟道气用于辅助稠油吞吐开采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1烟道气工艺捕集处理工艺原理

燃气锅炉产生的烟道气经过换热器换热,从110℃降至50℃以下,用滤器分离其中的烟尘、液体,再深度脱水后进入增压机进行加压,从油套环空伴注蒸汽进入油层。

2烟道气驱油机理研究

2.1 溶解降黏增效

为更好地说明溶解气在蒸汽吞吐过程中的作用,实验室通过建立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机理模型,对蒸汽吞吐过程进行了模拟。在蒸汽吞吐过程中,热量主要集中在近井地带,原油温度远高于稠油的拐点温度,原油主要是加热降黏。在远井地带,储层基本不受热量影响,但受气体的扩散作用影响,原油中仍能溶解一部分气体,能够降低黏度。在远井地带,起降黏作用的主要是气体溶解。

2.2 气体的增能保压作用

对比饱和N2、CO2与烟道气后原油饱和压力的变化可以发现,当温度相同时,无论是N2、CO2还是烟道气,随着气油比增加,原油的饱和压力也随之升高,这主要是由于气油比越高,因此,溶解气体的量越多。在相同的试验温度下,需要更高的压力才能使气体完全溶解于原油中,对外表现为原油饱和压力升高。对同一气体来说,随着温度升高,原油的饱和压力也呈现升高趋势。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气体分子的运动更加剧烈,气体越不容易溶于原油,气体在原油中的溶解能力越弱,导致原油的饱和压力升高。对比相同气液比条件下(8:1)三种气体的饱和压力,可以发现,CO2的饱和压力最低,烟道气次之,N2的饱和压力最高。这说明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N2更容易从原油中逸出形成游离态的气体,也从侧面说明N2具有一定的保压作用。

为进一步说明气体的保压作用,实验室建立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机理模型。在蒸汽吞吐过程中,近井地带温度较高,饱和压力高,原油中溶解的气体较少,气体主要以游离态存在,这部分气体能够扩散到远井地带,溶解在原油中起到降黏和维持储层能量的作用。随着原油的大量开采,地层压力下降,这部分溶解的气体逸出,仍能维持地层压力。

2.3 扩大蒸汽的波及范围

利用二维可视模型模拟单纯注蒸汽、注烟道气辅助蒸汽开发,分析流体分布和温度场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烟道气注入初期携带蒸汽向上运移,促进蒸汽腔“纵向”,后期在顶部形成气顶隔热,促进蒸汽腔“横向扩展”。

2.4 提高驱油效率

为了对比研究注蒸汽和烟道气辅助蒸汽的驱油规律,进行注蒸汽、烟道气辅助蒸汽、注蒸汽转烟道气辅助蒸汽三组物模试验,对驱油规律、产气规律、残余油以及含水率、采收率等驱油特征进行对比,总结分析烟道气辅助蒸汽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机理。当烟道气辅助蒸汽驱替时,产油速度很快,能够明显地看到气体携带油滴喷出。在烟道气辅助注蒸汽中,原油以泡沫油的形式产出,含有大量微气泡,使原油体积变大,减少流动阻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驱油效率。

对比填砂管前后两端的油砂含油率变化可以看出,烟道气辅助蒸汽的前后两端含油率都小于单纯注蒸汽,后端含油率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前端,说明烟道气的加入对岩心后端驱油效率改善作用更加显著。因为烟道气加入后,携带更多蒸汽快速进入岩心深部,所以减少了蒸汽运移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使岩心后端的温度升高更多,驱油效率改善更加明显。以上分析说明烟道气辅助蒸汽提高了岩心后端的驱油效率,这是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机理。

对比采收率可以明显看出,烟道气辅助蒸汽的采收率明显高于单纯注蒸汽。注蒸汽后转烟道气辅助注蒸汽,仍然可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3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矿场实验

3.1区块概况

林樊家油田地处山东省滨州市尚店以西、里则镇以北,位于惠民凹陷东北部,林东馆三区块位于林樊家油田东部。林东馆三区块1994年上报含油面积6.1km2,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48×104t,动用储量246.2×104t,主力含油小层为Ng331、Ng332和Ng342,油藏埋深-956~-1001m,属于高孔高渗强边底水普通稠油油藏。

3.2开发现状

林东馆三区块在1999年投入开发,1999年102004年4月为直井天然能量开发阶段,2004年72009年11月为注水试验开发阶段,2009年12月至今为采用水平井热采开发阶段。截至2023年2月,投产油井60口,开井46口,日液水平732.7t/d,日油水平132.2t/d,综合含水82.0%,年产油0.8万t,采油速度1.5%,累计产油63.6万t,采出程度24.6%。

3.3主要开发矛盾

3.3.1 多轮次吞吐压降大

自2009年12月产能建设以来,该区块水平井多轮次吞吐后压降幅度大,目前地层压力4.3MPa,压降5.0MPa。

3.3.2 多轮次吞吐热采效果变差

自2009年水平井热采开发以来,林东馆三区块吞吐中后期的周期日油水平和油汽比均逐渐变差,需要探索新的开发策略。常规吞吐加热半径有限(<60m),井间剩余油采出难。常规调剖工艺适应性差,增油效益逐年下降,亟须应用新的工艺技术来提高热采开发效果。

3.4试验方案优化

3.4.1选井条件确定

根据烟道气的驱油机理确定选井条件:一是位于构造高部位,远离边水;二是有一定的地层亏空;三是井况较好,无出砂等工程问题。

3.4.2注入参数优化

在参数优化过程中,首先,优化蒸汽吞吐的注蒸汽量,其次,保持注入水蒸汽量不变,从第五周期开始注入一定比例的烟道气,最后,通过优化注入烟道气与蒸汽的比例(最佳气汽比)确定烟道气的最佳注入量。在油藏厚度8m,粘度4000mPa.S,周期蒸汽注入量2200t的条件下,通过效果预测对比了气汽比为35、40、45、50、55、60等情况下的周期产油量。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在气汽比从30升到45这一过程中,随着气汽比的上升周期,产油量上升明显,增加烟道气的注入量,周期产油量增加幅度变缓。因此,优选最佳气汽比约为50~55。注蒸汽量不同,烟道气注入量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约10万Nm3为最佳。注入烟道气与蒸汽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同时烟道气中的部分CO2等气体也能溶解于原油中降黏,但是注入量过大,会造成烟道气和蒸汽窜流,反而不利于周期开采效果提升。

3.4.3高干度锅炉配套

常温水在上对流段与低温烟气逆向换热,温度升高后,进入下对流段继续吸收中温烟气热量,从对流段出来再进入辐射段吸收火焰辐射热量,汽化后的饱和湿蒸汽继续进入蒸发段吸收高温烟气热量[9],出口湿蒸汽干度达到85%~90%。

3.5试验效果

3.5.1强化地层深部传热,扩大热波及半径

常规吞吐多轮次后,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降低,常常依靠提高蒸汽的注入量来扩大热波及范围,提高开发效果。在蒸汽吞吐的过程中伴注烟道气,利用烟道气的携热扩散作用同样可以扩大热波及。既减少了蒸汽的注入,降低了成本,又可以增产增效。自2020年5月矿场实验以来,累计优化5口井注汽量,措施实施后平均单井周期产油增加317吨,油气比提升0.3。

3.5.2 补充地层能量,周期日液水平上升

林东馆三区块多轮次吞吐后期,地层亏空逐轮增加,通过烟道气复合吞吐转周,地层能量得到补充,油井生产液量明显提高。对比烟道气复合吞吐试验井,生产时间相同,烟气复合吞吐后平均单井日液上升3.2t。以表1中LFL7—P30为例,该井第10周期实施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转周,与第7周期N2泡沫调剖转周对比,当生产90天时,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转周周期日液水平较N2泡沫调剖转周提升5.8t/d。

3.5.3 调整吸气剖面,实现水平段储量均衡动用

水平井注气过程中存在水平段动用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采用烟道气复合吞吐后,能够调整吸汽剖面,实现水平段储量均衡动用。以LFL7—P17为例(图1所示),该井在2021年5月采用烟气复合吞吐后,水平段前半段平均温度降低(由173.6℃降至124.7℃)、吸汽量占比下降(由70.2%降至42.9%),说明烟道气优先占据大孔道、抑制汽窜通道,且烟道气中的CO2能够有效降低稠油注气启动压力,起到改善水平段吸汽剖面的作用。

3.5.4 注入的烟道气在地层中埋存,实现温室气体减排

林7—平17井注入烟道气10×104Nm3,其中CO2含量约9180Nm3。根据采出气量及组分分析测算逸出约2000Nm3。烟道气中的CO2进入油层后,80%~90%赋存在地下,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二氧化碳地下埋存情况如图2所示。

3.5.5 注烟道气辅助热采的综合效益好

自2020年5月开始,在林樊家油田采用烟道气辅助蒸汽吞吐技术提效益。截至目前,累计实施烟气复合吞吐井18井次,累计产油2.0×104t,周期日油水平1130t,周期油气比0.5,边际效益2715万元。

4结语

现场实践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展示了该项技术较好的研发和应用前景,为深化烟道气应用树立了信心。

烟道气辅助蒸汽开采的协同驱油机理、油藏适应性、注入参数优化、工程工艺配套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深入探索试验。

烟道气和蒸汽以及配套化学剂、烟道气的回收利用率、系统能耗等方面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针对不同油藏、不同开发阶段,探索与之适配的开发方式,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助力稠油开发。

 

参考文献

[1] 王成建.烟道气辅助蒸汽驱驱油特征及参数优化[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1.

[2] 孙焕泉,刘慧卿,王海涛,等.中国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与发展方向[J].石油学报,2022,43(11):1664-1674.

[3] 徐立民,范玉斌,王建恩.深层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4):4.

[4] 张方礼,刘其成,刘宝良.稠油开发实验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 张义堂.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6] 郑惠光.非牛顿原油渗流流变特性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3,25(3):90-91.

[7] 张跃雷,程林松,李春兰,等.稠油流变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3(3):3.

[8] 蒋明,许震芳.齐40块稠油流变特性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1997,4(6):4.

[9] 史钦芳.高干度注汽锅炉水处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3):2.

 

作者简介:颜伟涛(1983—),男,湖北襄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油气开发。

 

[2] 孙焕泉,刘慧卿,王海涛,等.中国稠油热采开发技术与发展方向[J].石油学报,2022,43(11):1664-1674.

[3] 徐立民,范玉斌,王建恩.深层稠油开采配套技术在胜利油田的应用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4):4.

[4] 张方礼,刘其成,刘宝良.稠油开发实验技术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5] 张义堂.热力采油提高采收率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6] 郑惠光.非牛顿原油渗流流变特性及其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3,25(3):90-91.

[7] 张跃雷,程林松,李春兰,等.稠油流变性及启动压力梯度的实验研究[J].新疆石油天然气,2007,3(3):3.

[8] 蒋明,许震芳.齐40块稠油流变特性实验研究[J].断块油气田,1997,4(6):4.

[9] 史钦芳.高干度注汽锅炉水处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3):2.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