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续写创新发展新篇章 ——记中国石油华北油田采油二厂“靳占忠石油井下作业创新工作室”

2024-07-29 14:01:00    来源:能源科技

 玲 李世杰

 

走进采油二厂“靳占忠石油井下作业创新工作室”展厅,琳琅满目的各项荣誉证书、奖牌映入眼帘。工作室4次荣获“全国优秀质量小组”荣誉称号,取得各类技术创新成果578项,荣获企业级以上奖83项,取得发明2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8项。数年来,工作室载誉无数,获奖良多,每项荣誉都记录着他们的辛勤汗水……

2006年,采油二厂“靳占忠石油井下作业创新工作室”由全国劳模、中国石油榜样、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靳占忠牵头成立,2010年获河北省总工会命名,2012年获评河北省“十佳创新团队”,2019年被评为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表现突出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2年被中国石油天然气服务有限公司命名“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2024年被河北省命名为省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工作室连续14年达到“月创一新”。

创新是使命的传承

2013年8月2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也是创新团队成员铭记于心的日子。这一天,河北省总工会领导参观创新工作室时,工作午餐上出现了一块生日蛋糕。因为第二天,靳占忠师傅就要退休了。

团队分享井口多功能拆装工具

当靳占忠一口气吹灭生日蛋糕上的蜡烛后,河北省总工会领导问他许了什么愿,靳占忠饱含深情地说:“我们团队有个小梦想,那就是通过创新,让井下作业这个企业内最艰难也最光荣的工种在油田生产中一年比一年质量更高、效益更高、安全性更高、环保及健康水平更高。虽然我退休了,我坚信徒弟们一定能实现这个梦想!”

师傅虽然退休了,但师傅的梦想和创新工作室的传统却被传递下来。采油二厂牵头成立机构,由一名副厂长和工会主席任组长、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任副组长,徒弟中的佼佼者孙连会成为创新工作室的“掌门人”。该厂制定《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学习交流制度》等相关制度,保障工作室日常管理;制定《第二采油厂员工创新管理办法》,从申请立项、项目审批、资金计划、加工制作到成果评审及成果推广应用,统一规范管理,做到年初评审立项,季度督导检查,年终成果评审,确保每项创新成果和选题有带头人引领、有制度保障、有资金支撑。

为加大员工参与力度,创新工作室设立年度操作员工岗位创新奖励基金,根据创新成果的创效、普及率及社会效益进行评比奖励,把员工岗位创新作为年度厂劳模和各项先进评比的重要条件之一,大大提高了岗位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备的制度和机制,为创新工作室的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团队研究偏心捞球器

创新是工作的常态

对于创新工作室成员来说,创新不分大小,发现的问题就是创新的开始,预见的希望就是攻关的方向。

2015年底,孙连会从即将退休的谷全福手里接过“远程电控井口油管控污装置”主研重担。方案久久未定,孙连会食无味寝不安。春节假期初五的傍晚,偶然看到侄女在解一道长方形变化平行四边形的数学题,平移四方体组合两瓣控流器的方案突现脑际。他兴奋难抑,马上打电话给谷全福。听了孙连会的方案设想,谷全福频频点头称是。经过他们不懈努力,该项目获评华北油田公司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开始定量生产,2020年获得河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

2017年,雄安新区成立,对安全环保提出更高标准和要求。创新工作室初步研制的“远程电控井口油管控污装置”虽然技术含量高,但这种新设备很难在基础设备还相对落后的作业现场大面积推广应用。怎么办?孙连会和创新工作室骨干成员只要不上井,大多时间都是在会议桌前冥思苦想,讨论再讨论。

终于,他们研制出“油管控流箱”控制下口出液走向,采用“井口集液引流盘”收集井口散流,研制“井口回流桶”收集来自“油管控流箱”和“井口防喷器顶部防护盘”的液流回注油套环空并滤出油蜡固体。这三件套从创意到完善定型,仅仅用了40天。从2018年开始,这项技术在华北油田井下作业全覆盖,不仅赢得了“积极环保、支持雄安”的巨大社会效益,每年还为公司创造24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

团队验收调重油管规

“大项目要搞,小项目更不能丢。”2023年4月中旬的一个上午,从井上回到基地的班长丁晋智找他的师傅、技能专家杨振涛反映了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这个管规通体一样粗,都是59.5毫米,但带着沾水手套一抓一打滑。过去班组5个人,可以有1个人专门干这个事,现在都是4个人,根本忙不过来,而且每次到底撞到滑道上咚咚响,周边老乡都说这是扰民。

基层反映的问题不能拖。杨振涛立即把问题整理成文字发到团队工作群。3天以后,团队进行方案收集,第4天进行方案讨论。依托团队丰富的创新经验,讨论两个小时便敲定了三段哑铃式组合、两腔配重、两端加减震的最优解。随后,由三队值班干部去站里申请应急加工审批,由特级技师绘制加工图纸,由技能专家去定点厂家重点落实专门管材及加工要点。7天以后,团队骨干对最新制作的多功能油管规进行验收,完全符合设计要求。8天后,站领导复核批准。4月22日,成功运用到文49-60X井下管现场。

“再也不打滑了,重量可调,还减震,这个创新让我们至少提速1小时!”应急抢险站三队高级技师王延军一边使用最新制作的多功能油管规,一边由衷地感慨。

创新是发展的旗帜

“一个人成功不叫啥,大伙都成功那才叫成功。”这是靳占忠朴实的想法。

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孙连会以及集团公司技能专家黄树等创新骨干,以“言传无所留、身教无所厌”的格局,让创新薪火相传成为发展的旗帜。

创新工作室坚持做好分享、传承、引领、带动,越来越多的员工和孙连会一样,走上了拜师傅、学技术、练技能、长本领、搞创新的道路,创新工作室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

创新工作室规定,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每人带徒不少于3人,每名徒弟每个考核周期内至少形成1项创新成果,建立每年举办一次员工岗位创新成果展示会、每季度一次现场观摩交流等活动机制。通过“一帮一、一带一、一促一”,把生产现场变成课堂,技术管理人员、创新尖子、技能专家帮学带教,坚持在干中学、从学中干,达到了聚集人才、传承技艺的效果。

目前,创新工作室培养了集团公司技能专家3人、油田公司技能专家2人、高级技师5人、技师及工程师18人。他们从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工具制作、现场试验、优化提高、总结交流等方面,分工合作,各展所长,使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连续14年实现“月创一新”。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