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文章
-
- 09-14关于高等职业院校弱电专业教改的探索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浅析“三鹿集团奶粉事件”危机根源
- 11-28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教育创新应用研究
- 11-28楼宇信息系统的现状与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 11-28中国2009世界邮展60城市巡邮漯河站启动
- 11-28打造焕发生命活力的教育时空
- 11-28观察中国管理教育30年
- 11-28驾驭论:科学发展的新智囊
- 11-28软着陆将解读中国管理国际化新走势
- 11-28创建中国水电国际化强势品牌
- 11-28管理科学进入新观察时代
- 11-28全球化传播语境下的家国建构
- 11-28网络民主对公民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
- 11-28奥运后中国酒店业的发展分析
- 11-28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大学科研管理研究
- 11-28高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及服务模式探讨
- 11-28非均衡理论及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
- 11-28绿色、安全和通讯是汽车电子的未来
- 11-28敦煌莫高窟将为游客建"数字洞窟"
- 11-28思科新软件平台帮媒体公司建社交网络
- 11-28苹果乔布斯:用13年给IT业洗一次脑
- 11-28海外传真:2008年数字印刷市场回顾
- 11-28东芝将在2009年CES带来新水平的前沿技术
- 11-28互联网:世界的镜子
- 11-28中美文化论坛研讨数字技术保护文化
- 11-28故宫国图面临“数字化”难题 缺乏专门人才
“少井高产”建产模式助力海上高效采油
2024-12-05 10:33:00 来源:能源科技
陈 杰 史忠华 张 灿
2024年4月以来,胜利油田海上埕北208井组新投产的3口稠油井日产原油稳定在150吨,创胜利海上稠油井20年来日产原油新纪录。5月,渤海湾畔,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上油区钻井、修井作业项目正加快建设进度。
截至5月11日,胜利油田海上油田投入开发建设30年。采用“生产平台+陆岸终端”半海半陆建产开发模式,建成目前国内最大的浅海油田。30年累计生产原油7300万吨、天然气30亿立方米。
近年来,随着海上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主体区块水驱油藏进入高含水期,海上建产阵地逐渐向主体区块边部和中深层转移。为加快增储上产,胜利油田把目光转向海上稠油区块,创新集成稠油冷采技术和一体化高效建产新模式,海上稠油区块取得效益开发新突破。
在建产模式上,胜利油田采用“少井高产”建产新模式,创新集成以提高单井控制储量、增大油层渗流面积、降低完井伤害为关键的一体化运行开发模式,培育高产高效井,把储量高效转化为产量,该模式在埕北208等区块成功应用。目前,埕北208区块平均单井日产原油70余吨,年产原油23万吨,实现单井产量和总体产能比设计翻番,成为胜利油田海上“提产能示范区”,为此获得中国石化高效产能建设特等奖。
在技术创新上,胜利油田采用化学驱油技术大幅提高采收率。2020年11月,海上油田在埕北22F区块实施化学驱先导试验项目,逐步探索解决了平台空间有限、无清水配聚、湿度大等难题,初步形成适用于海上油田大幅提高采收率的化学驱技术。该项目经过三年攻关,创新形成了“全流程密闭保黏、小空间大规模注聚、全过程智能控制”的胜利海上化学驱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埕北22F区块化学驱先导试验区日产原油达1300吨,已累计增油43.9万吨,采收率提高14.2%。
在智能管理上,胜利油田采用远程生产监控、线上产量精准计量、无人机巡检等措施,给海上油田装上“最强大脑”。近年来,胜利油田探索“数据+平台+应用”智能化运行模式,开发应用了涵盖油藏管理、单井管理等6大业务领域的多个APP,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业务流重塑,基本建成具备油藏指标智能巡检、智能注采调配等功能的智能化油气田。目前,海上油井100%实现自动化控制,88座采油平台实现无人值守,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
下一篇:从海上成长起来的“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