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纵横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官方网站
热点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科技

不忘旧时荣光路 还看今朝数智起 ——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中四采油队“数字化、智能化赋能油田发展”纪实

2024-12-05 14:21:00    来源:能源科技

 磊 宋政谦 李 倩

 

“用数赋智,以智提效,支撑当前,引领未来。”

这是大庆油田2023年由数智化项目经理部牵头,在中四采油队组建油田首个班组级数智集控中心时确立的总体思路。

这也是一个意味深长的重要战略。

回望时,能够看到“三老四严”的荣光在这个英雄的故土上再一次点燃激情;

远眺时,可以预见新质生产力正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手段在这个传统行业徐徐展开。

那么,如何理解与把握油气田企业数字化发展的今天和明天?

对于中四采油队来说,这又是一个时代命题。他们再一次肩负起使命,构建数据驱动、数字赋能、数智替代的“三大支撑”体系,为油田打造“最强大脑”,催生数字技术赋能,促进生产管理方式变革。

如今,中四采油队已经实现人工操作和诊断分析的数字化替代,数智赋能作用初步显现。

图为常态化开展数字化培训

数智时代的全新挑战

科技的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如何“破冰”?

数字化转型和智能技术提供了“解题”新思路。

以中四采油队为试点,大庆油田进入了全新的探索阶段。如今,随着一项项数字化新技术的应用,大庆油田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油气产业深度融合,开辟出“数智+”油气产业新赛道。

时代再一次选择了中四采油队,中四采油队也用不屈的意志与坚韧不拔的精神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在数字化建设初期,中四采油队的干部员工和数据较上了劲儿:一张上万个数据的报表上能用的数据找不出一百个,数据的治理工作没有捷径,就要一口井一口井地校对,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地分析。

因为是试点单位,没有可参考的经验,他们只能笨鸟先飞,赶在每天报表结算前把每个问题数据找到。

进入2023年10月份,中四采油队数字化建设进入关键期。

油水井、站数据陆续回传,一股脑的数据、视频、图形一次就回传几万个参数。信号传输不稳、信息数据丢失等问题频繁出现,尽管与仪表厂家和信息技术人员多次沟通讨论,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个彻底解决的办法。队长王一伦带领党员技术骨干连续17天吃住在队里,白天跑现场核实查验,晚上开协调会制订对策,全队党员骨干主动加班加点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共同分析讨论,一项一项制订数据治理应对措施。

一个月下来,尽管大家都瘦了一圈,但解决了700多个数据问题,收效非常明显。眼看数据质量越来越好,可在取消手工录入报表试验过程中总是有几类问题反复出现。这几类问题可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连施工单位都无计可施,这数据治理“最后一公里”的门槛始终迈不过去。在一个双休日,王一伦和3名技术骨干早上不到7点就来到单位,一头扎在数控室里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把当天每一个数据都适时记录进行比对、筛选、校验。

在王一伦的带动下,全队技术人员“宁调千万遍,不差一个数”,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51口油水井、14座计量站的数据治理任务,实现每天在线回传生产数据九千万条无一差错,智能远程调控操作设备无一失误,使机采井时率达99%、注水井的分层注水合格率达92.3%,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四采油队通过强化数字应用,在生产参数报警、高密度监测分析等数据挖掘应用方面又取得新突破。

特别是针对三元化学驱采油井高回压管理,依靠数字化带来的高频率参数监测,在海量数据中摸索回压上升原因、规律,大胆探索“单双管交替生产”“两驱跨站热洗”等措施,对每口井量身定制解决方案,高回压井数量得到有效削减,单井最高日释放产油2.1吨,又一次在原油产量上实现了“开门红”。

依靠数字化与智能化,中四采油队实现了“四两拨千斤”。

“通过开展地面地下多维协同联动探索,该队已初步形成采集、巡检、诊控、运维、网格‘五维一体’,油藏、采油、地面‘三大协同’现代化管理新模式。”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副厂长邓庆军评价道。

图为员工巡检记录生产数据

数智掀起的油藏革命

“在储量资源的‘江河湖海’找准增油创效的‘向上方位’,我们有必胜信心!”这是中四采油队的誓言。

中四采油队的自信并非空穴来风。

如何将勘探、开发、生产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整合运营,从而提高油田产量和经济效益?

对于这个问题,中四采油队有着自己的思考。他们深化“三大协同”,强化智能油气藏管理,让数据采集、传输、计算、存储和分析更高效,成为特高含水后期老油田深度精准开发的利器。

据了解,中四采油队目前水驱综合含水高达97.1%,已接近传统技术开发的极限,更精准地发现、分析剩余油的潜力就是增油的最重要手段。

“油藏数字化是精准开发的必由之路,我们以数字孪生为主攻方向,在计算机中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开发全过程,并整合智能化分析新技术,系列新技术逐步由室内进入现场。”中四采油队地质副班长马英杰对此感受颇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借助数字化平台,中四采油队将油藏各类特征进行数字化表征,在计算机中构建三维地质模型,实现目视化观测油藏、直观分析剩余油潜力的目标,构建了高精度模型。

通过全参数小尺度油藏模拟等技术手段,历史拟合误差缩小至0.95%,为精准定位剩余油、最大限度提高油层动用程度、高效部署开发井网提供了重要依据。应用数字孪生技术指导动态开发3年,累计增油20万吨。

同时,在数字化地质模型上,可以模拟运算开发过程,虚拟化布井射孔,虚拟化跟踪调整,比对运算结果选定最优方案。

“只有真正了解了构造,准确地认清连通关系,才能更好地助力增产。结合多方面有效措施,才能将地下的剩余油采出来。通过优化调整,我队年含水上升值控制在0.1个百分点以内。”队长王一伦说到此处,自豪感溢于言表。

收效不限于此。

在数智化的加持下,中四采油队攻关配套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智能优化注水方案,同步推广智能分注技术,分层注水合格率提高至93.2%。

“在我队高台子小井距区块应用后,自然递减率下降1.65个百分点。”王一伦充道。认识油藏只是“革命”开始,油藏采油一体化协同开发已经成为中四采油队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其核心就在于实现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的深度融合。

图为利用数字化手段指挥生产

数智赋予的生产利器

数智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还有思维方式的转变。

“面对密井网条件下工作量大幅增加的实际,我们将数字技术融入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用数字化的精准高效支撑现代化的‘三老四严’。”王一伦告诉笔者。

依托数字化技术支撑,中四采油队探索形成“一部三班四化”管理提效新模式,将原有11个小班组整合为3个大班组,在井站规模扩大和人员减员条件下,生产管理质效提档升级。

“没有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前,我们两个人负责管理61口井,不但工作量大,而且井下出现一些问题也很难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理。”中四采油队数智集控室的工作人员王春莉有感而发,“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后,现在我们两个人负责165口井的管理工作,在数智集控室内就可以实时远程管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对水量进行调控,工作效率大幅提高。

据了解,在中四采油队管辖的3.98平方公里范围内,基础设施包括665口油水井、15座计量站、2座注入站、1座转油站。其中的210口油水井、6座计量站、2座注入站是在2023年从其他兄弟单位划转过来的。

“我们采油队人员定编是121人,因为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实际定岗为79人。在油水井、计量站和注入站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中四采油队的人员数量保持不变且还能有条不紊地工作,主要是数智化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王一伦说。

通过数字化转型,中四采油队已经实现数据资料远程自动采集、传输和分析管理,同时运用雷达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手段,通过数据和视频对水油井进行实时管理。

通过应用抽油井泵况诊断技术,结合数智化改造升级,2023年,中四采油队检泵率降低0.47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增加134天,机采井异常率降低4.5个百分点,抽油机利用率提高2.1个百分点,抽油机开井时率提升2.2个百分点。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被视为传统行业,如今,数智化给油田生产管理插上了翅膀,让机构得以优化、管理更加精细、效率大幅提高。

数智化给中四采油队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

在数智化的基础上,中四采油队不断摸索建立了配套的管理模式,打破了原有的工种界限。

队上最年轻的技师,同时也是油田大赛银牌获得者,自告奋勇成为队上的数字化运维人员。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充分发挥技师的钻研探索精神,从故障识别和应急处理方面入手,经过5个月的现场摸索,解决问题2000余个,总结出了数字化故障判断手册,并在队内每周三开展培训,让员工也都做到了懂原理、能应用。

数智东风之下,中四采油队展翅翱翔。

目前,该队正在打造“数字井站+数字开发+智能决策”三位一体的数智开发管理体系,实现多维度可视化管理和全系统无人值守模式,推动中四采油队现代化管理再上新台阶。

“转油站在今年就可以真正实现现场无人值守,届时所有的工作都将汇集到数智集控室,这里也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指挥中心。”王一伦说。

图为员工在数控室监控生产状态

数智牵引下的新型党建

从过去到现在,中四采油队充分发挥了党建的引领作用。

他们踏着铁人的脚步砥砺奋进,用智慧和力量谱写了一部油田开发的斗争史、“三老四严”的传承史、厚植人才的发展史,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高效开发的奋进之路。

随着数智化的应用,中四采油队认真落实油田党委关于构建红色网格治理模式的工作部署,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浦江经验”,以治理数字化牵引治理现代化,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遵循油田建“大网”、厂编“小网”、区织“细网”、班组设“细网格”、岗位定“责任区”的构建思路,中四采油队以管理属地为边界,划分7个网格责任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便捷高效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中四采油队将“六大要素”落在事上、点上、界面上、人头上,建立完善治理机制,搭建一“网”统全盘、一“屏”管上下、一“键”显实情的数智党建平台,使基层党建优势与现代治理优势融为一体。

“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因为是数智党建改革试点单位,我们以后不用写党员笔记啦。”党支部书记王天祎在党员工作群内发送了这样一条消息。

如今,数智化以点带面,从生产现场逐渐拓展到员工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通过在数智党建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党课学习活动,党员们的学习方式从枯燥的抄写变成沉浸式的体验。

“我们依托数智党建平台实现了‘三基本’情况‘一键穿透’,会议记录生成‘一键转换’,问题发现上报‘一键直达’,理论学习内容‘一键推送’。”谈起新的党建模式,该队党员秦梅如数家珍。

“自从搭建起数智党建平台,党建工作变得更轻松、更直接,也更入心入脑了。”党员韩磊补充道。

诚如党员们的反馈,数智牵引下的党建工作,有效突破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限,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数智化带来的效能才刚刚展现。

当下,无论是作为试点的中四采油队,还是蓄势待发的大庆油田,数智油田建设都在加速提级跃升。

数智赋能下的中四采油队继续扛起了高产稳产与能源安全的使命担当。

追求,未有穷期;探索,仍在路上……

电话:010-59796075 信箱:chinakjzh2009@163.com

Copyright © 200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归中国科技纵横所有

《中国科技纵横》杂志社 京ICP备18024177号-1 ICP备